一号工程访谈录||化学学院郑寿添院长: 建设“双一流” 必须瞄准世界水平
2月19日,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振奋人心。全校各单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迅速行动,围绕“一号工程”群策群力,聚精会神开足马力,对标对表,积极落实。为了更好地展示各单位落实“一号工程”的工作思路和进展情况,校党委宣传部在校园各宣传平台开设“一号工程”访谈录专栏,对话部处长、学院院长,谈思路、解难题、找对策、抓落实。
化学学院郑寿添院长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郑寿添:经过上一轮“双一流”建设,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最为显著的是科研成果,学院首次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新增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7项。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原创性成果2次发表在《Nature》杂志。化学学科ESI排名从2017年底全球前1.42‰到2021年1月提升至前0.69‰,排名全球98位。
社会服务方面也可圈可点,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原位在线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获准在北京冬奥会使用。学科主动承接国防军工任务,研发出一系列军用技术装备;研制出第一代基于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的柔性平板X射线探测器,有望替代现有商业探测器。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建立健全了以“卢嘉锡化学创新人才班”为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的本科生培养体系,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是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个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学生双创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6金6银和其他国家级奖17项。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基本摆脱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首轮建设,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优秀群体,高端人次队伍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在首轮建设中,我们面向世界,高水平国际交流逐渐形成,中外合作交流项目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
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化学学科再度入选,学校提出“一号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化学学院来说,我们面对着哪些新的挑战?
郑寿添:在最近公布的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化学学科再度入选,这是化学学科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作为院长,我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我认为,建设“双一流”必须瞄准世界水平。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存在的差距也更加清楚,尤其是与其他世界知名高校的化学学科比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主要体现在:在国家级规划出版教材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略显薄弱。学科专业偏向基础型理科,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上,仍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尚未培养出国家级教学名师。在高层次人才引育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
虽然我们的科研实力经过上一轮建设显著提升,但在原始创新、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仍需努力,学科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偏少,首轮建设期还未实现国家科技奖“零”的突破。
面对上述压力,我们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或着重发力?
郑寿添: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一号工程”,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进一步优化和壮大以各类领军人才领衔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完善教师队伍的学科、学缘和年龄结构,让高端更尖端,让青年更拔尖。其次是围绕“四个面向”组织大任务。瞄准国家需求和“卡脖子”技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根据国家需求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在原始创新、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此外,继续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协同育人体系。深入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化学基础和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力争经过未来五年建设,化学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60~75名、ESI学科排名前0.3~0.5‰。
要推进落实“一号工程”,化学学院将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推动化学学科做强做大?
郑寿添:要推动学科做强做大,学院将重点推进培养拔尖人才、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研水平、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引领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博连读培养方案,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积极推广“领军人才+专家团队+科研平台”的引育模式,汇聚全球高端人才,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攻关任务,组织高水平科研团队。
在科研上,将面向国家战略,重点突破太阳能制氢的效率和平板化的技术瓶颈,实现从光催化剂设计到生产、制氢技术研发到工程化示范的贯通式研究。突破X射线成像的“卡脖子”技术限制,创制用于活细胞活体成像与食品安全检测的新原理分析仪器以及关键部件。到2025年,力争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的重大成果,获1~2项国家科技奖励。与此同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和行业需求,依托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完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加强催化化学优势学科与地方企业交流合作,瞄准冷链物流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和太阳能制氢技术,推进研发成果落地转化。
此外,要做强做大,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将依托“111创新引智基地”,选聘一批高水平外籍专家。围绕科学前沿或重大关键技术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在新一轮“双一流”的建设中,在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化学学院将有哪些新作为?
郑寿添:化学学院着眼于培养高质量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继续巩固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拔尖计划2.0”基地入校后的二次选拔,吸引对化学学科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的学生转入本学科。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少而精”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形成“优招、精育、严管、优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为“双一流”建设学院,我们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融合,组建由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国家级人才和高层次青年人才组成的跨学科教学团队。按照“一人一导师”标准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以“兴趣导向—实践驱动—能力提升”为主线的科研创新培养路径,使科研训练“真刀真枪”地融入拔尖人才培养过程。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加速期, 迫切需要提升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力,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需求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重地的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福建省属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道路上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双一流”建设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虽然近年来学校的国际排行榜一直位居国内高校50名左右,但据青塔不完全统计,福州大学近几年的财政拨款却排在全国100多位。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因素。二是编制短板问题明显,师资力量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师资队伍有待提升等。
作为学校的龙头学科,如何带动引领学校其他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
郑寿添:在新一轮“双一流”中,学院将充分发挥龙头学科资源的集聚效应,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开放的姿态,整合学科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带动1~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1~2个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坚持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强化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智能建造、储能科学与工程和生物与医药等新兴学科方向的前沿交叉研究,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形成多学科群体优势,共享资源平台;打破院、系围墙,带动相关学科开展前沿基础与应用研究。
在“人”上做文章,以人才带创新,探索“化学+”的合作方式,通过重大项目牵引,形成以化学为主、跨学科融合的研究团队和学术方向,推动其他学科发展。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引领带动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
围绕“一号工程”,您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郑寿添: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化学学科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化学学科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建设之路任重道远,但新“双一流”建设也是契机,学院将坚持书记提出的十一个一流的工作思路,推动学科建设更快,更高水平地发展,当前主要有两方面的想法。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力争更好地完成建设任务。以一流学科为改革实验田,完善并实施有利于各类教师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通过准聘-长聘制教师和师资博士后制度,扩大师资队伍规模;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分类评价机制,突出考评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成果,在重大攻关任务的实战中发现、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
二是强化高校有组织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学科优势和研究积累,瞄准若干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加快产出原始创新重大成果;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地方和骨干企业,共同凝练具有重大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问题,探索“揭榜挂帅”开展科技联合攻关,锻炼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近期热门文章:
👉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杀毒软件不知如何选择?小福×福大网信办,来给你支招啦!
👉福大两位教授分别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全力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福州大学九届五次教代会暨十一届五次工代会召开
👉福州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